客家人是中原汉民族群体南迁的一支民系,在语言、民情、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保留着中原汉族的痕迹。客家人不尚奢华,服饰以简朴、宽松、舒适为主,最常见的服装是“上穿大襟衫,下着大裆裤”,客家人称自己的这种服饰为“衫裤”。客家地区,除富裕家庭穿绸着缎外,多数家庭都穿粗布衫配宽腰便裤,而且男女老少都是同一式样,四季常穿,不同的只是尺寸大小和布料质地。
客家人的上衣与中原传统服饰一样,也是交领右衽,它宽松肥大、朴素大方、美观实用。布扣一般为五排扣,一公一母成对成排。颜色以蓝、黑、灰为主,蓝色大襟衫最为常见,俗称“客家蓝衫”。客家人也穿对襟衫,多为短装,一般用麻、葛布制作,多为男子穿用,客家妇女仅用来做睡衣或内衣,俗称“绑身子”。有袖的对襟衫称作短衫,无袖的则称为“褂驳”(马褂)或“背心”。
大裆裤是客家男女老幼最常穿的下装,常与大襟衫、对襟衫一起搭配穿着。“男女同裤”是客家人服饰的一个显著特征,只是女性会在裤脚上用绲边稍微装饰。大裆裤腰部采用的是粗糙的面料,以增加裤与腰部的摩擦力,从而达到不易滑落的目的。此外,客家传统裤子还有筒裤、水裤、带子裤等。客家女性还会着围身裙,简称围裙,俗称“水裙”。这是客家妇女最为花哨的服饰之一。围身裙大部分都会绣上各式纹样图案,故又称“绣花围裙”。它一般裁制成倒钟形,胸口部分用一块淡色布料作表,刺上吉祥花卉,与底布形成色彩对比,以达到装饰效果。围身裙常穿于大襟衫表面,是劳作时防脏的服饰。穿时用绳带或银链系扣,上吊于颈,下围于腰。围身裙对折成方块围于头,还可以作为冬头帕使用。
客家妇女的髻式有圆形髻、船形髻、坠马髻、椭圆形髻、锥形髻等;髻饰有髻簪、髻钗、发针等银器和髻网。梳髻配饰因人而异,富者一身珠光宝气,头插金银钗,戴金耳环、金银项链、金银手镯、金银戒指;贫者荆钗彩带为饰,朴素大方。一般欧宝电竞APP来说,梳髻注重美观,金钗银簪饰于发髻;中老年妇女的发髻一般仅用发网套发髻,至多加戴银钏作为装饰。
客家人由于生存环境恶劣,长年累月在外种田耕山,大都练就了一双铁脚板。夏季常打赤脚,穿木屐,挑担远行则穿草鞋;冬季妇女穿绣花鞋,男子穿布鞋,儿童、老人穿棉鞋。客家人服饰兼具中原古风和南方韵味,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表达出客家人质朴、美好的品质,以及对安定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