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宝电竞资讯
让童年之忆更美好2024-10-07 22:30:08

  欧宝电竞注册儿童是圣洁的天使,是祖国的未来。让纯真、梦幻充满他们的心田,让美好与安全始终萦绕在他们身边,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对于儿童有着更加特别的含义。这里,我们一起聚焦5类儿童用品,关注其质量与安全。

让童年之忆更美好

  与孩子们朝夕相伴的儿童用品,时时刻刻都关系到他们的安全与健康成长。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各类儿童用品的监管力度,比如连续组织进行儿童用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开展儿童用品质量专项监督检查,开展儿童用品专项打假等,同时,严把口岸关,杜绝不合格儿童用品进口销售……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使儿童用品质量得到大幅度稳定提升。

  5月29日召开的全国儿童用品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传出令人喜悦的消息——从近5年的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看,儿童用品质量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是儿童用品质量水平稳步提高。跟踪抽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用品质量水平稳步提高。如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抽样合格率近5年稳定在86%以上;玩具产品抽样合格率5年间提高5.2个百分点;婴儿纸尿裤产品抽样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童鞋近3年产品抽样合格率逐年提高,今年比2011年和2012年分别提高2.4和0.9个百分点;童车近5年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在80%以上。

  二是大中型企业产品质量较好。按企业生产规模划分,5年来童装、童鞋、童车、玩具和纸尿裤等5类儿童用品抽查的大、中、小型企业数分别占抽查企业总数的8.8%、17.6%、73.6%,产品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5.5%、90.2%、86.2%,反映出大中型企业产品质量总体较好。如童装大型企业的产品在近5次抽查中有4次产品抽样合格率达到100%,纸尿裤大型企业的产品在近两次抽查中全部合格。

  三是儿童用品质量问题集中在性能指标上。近5年儿童用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表明,产品重要的基本安全性项目符合率较高,但少数理化性能或使用性能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童装的纤维含量标实不符,纸尿裤的渗透性能不合格,童鞋的外底耐磨性能、鞋帮带拉出强度等性能指标不达标,童车和玩具的结构和强度项目不合格。

  分述童装、童鞋、童车、玩具和纸尿裤5类儿童用品的行业发展概貌及其质量状况,倾听质检专家给出的产品购买与使用建议,一定会对你的选购有所助益。

  随着环保理念和童装健康理念的不断提升,家长们对儿童服装性能的要求更讲究健康与舒适。越来越多的童装企业不断努力探寻各具特色的成长之路,为孩子们编织着美好的童年。

  我国儿童服装产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南等地,产量占全国儿童服装市场的80%以上,企业数量超过3万家,其中大型企业占10%左右、中型企业40%左右、小型企业50%左右。

  在2000年前后,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广东的佛山、浙江的湖州、福建的石狮和湖北的武汉为主的4个童装生产基地。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受地理位置以及产业链等影响,石狮和武汉的童装产业逐渐趋于弱势,佛山与湖州则继续做大做强。与此同时,东莞的童装行业凭借自身优势成为了新崛起的童装基地之一。

  浙江湖州织里镇有童装企业及个体生产厂7000余家,年产童装4.5亿件,总量约占全国市场的30%。产品以中低档为主;福建泉州以石狮凤里和丰泽区为中心,有童装企业约1000家,以外贸为主,主要生产中档童装;广东佛山以环市镇为中心,共有童装生产企业8000余家,年产童装约4亿件,以中档童装为主,产量约占全国市场的30%;广东东莞以虎门镇为中心,企业数量不多,但规模较大,主要生产中高档童装。

  近年来,国内童装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品种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较好地适应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但也要看到,童装市场与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童装的产品结构不合理。从款式来讲,幼童服及小童服居多,而婴儿服、中童服、大童服则偏少,尤其大童服装更是严重缺少;从价格来讲,低档次的和高价位的童装很多,而中等价位的款式新颖、性价比高的童装则较少。

  童装的设计水平比较低。缺乏专业设计人才,童装设计主要停留在模仿国外同类产品的色彩、款式的方式上,服装尺码与同龄儿童的身材差距大,童装款式成人化,各品牌“千牌一面”等现象。

  追逐时尚而轻视安全。为了装饰美化、突出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绳带、饰品、小附件等纷纷使用在童装上,却忽略了不牢固的小纽扣易被孩子误吞,饰品上的胸针可能刺伤孩子,绳带超长可能致意外伤害,艳丽的LOGO涂层可能含有重金属或增塑剂等有害物质。

  过度宣传压缩质量成本。很多童装品牌在品牌宣传上投入很高,而在直接决定产品质量的生产环节却极其薄弱,于是纷纷选择外包生产,忽略了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同时,在服装面料及配件等材质的选择上压缩成本,以降低产品质量弥补在宣传上的成本支出。

  缺乏知名国产童装品牌。整体来说,国内的童装品牌大部分都是中低价位的产品。国际儿童服装品牌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剩下的50%的国产品牌中,近70%是没有品牌的中低价位的童装。

  按照年龄阶段划分,一般将14岁以下的小孩称为儿童,将36个月以内的小孩称为婴幼儿。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主要是指为满足儿童或婴幼儿穿衣需要而设计、生产、销售的各类服装。

  按功能分为:内衣、外衣,其中内衣主要有贴身衣裤、睡衣、睡裤,外衣主要分为衬衫、T恤衫、连衣裤、连衣裙、背带裤、背带裙、罩衫、茄克、外套、大衣、圆领运动衫等。

  按年龄分为:1岁以下的婴儿装、1〜3岁段的幼儿装、4〜6岁段的小童装、7〜14岁段的大童与青少年装。

  相对成人服装,童装产品有着较高的质量安全要求。儿童和婴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差、自我防护意识弱,生理、心理和认知能力有别于成年人,童装产品的构造除了要适应儿童穿着的特点外,还需考虑由此带来的可能危害和严重程度,如绳带是否会造成缠绕和钩挂,装饰物及小部件的是否会造成吞咽,拉链是否会夹住皮肤等。

  童装的产品性能指标涉及到使用效果、外观形象、舒适度等方面,主要的性能指标有纤维成分含量、标签标识、起球、纰裂等。

  纤维是构成服装面料的主要原料,不同的纤维有不同的性能和价值,如棉、丝、羊毛、羊绒、涤纶等,纯棉产品穿着舒适透气,丝绸清爽透气,羊绒轻盈保暖。针对儿童的生理特点,宜选用吸湿性强、透气性好、对皮肤刺激小的天然纤维。天然纤维中又宜选用棉纤维,不仅服用性能好,且柔软结实,适合水洗;而化学纤维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大,吸湿性小、透气性差,有碍于汗液蒸发,而且合成纤维静电吸尘较严重。

  因此,纤维成分及含量是决定服饰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真实地反映出服装的材质组成,有助于消费者选购。

  标识标签可以向消费者传达产品性能、质量状况、维护方法等信息,帮助和引导消费者合理选购和正确使用产品,有利于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起球是指服装在穿着过程中,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纤维端伸出织物表面,经摩擦形成小球,影响服装的美观。

  纰裂即通常所说织物“滑移”或织物“排丝”,纰裂程度达不到标准规定的指标,反映出服装接缝强度不够。

  童装产品安全方面涉及到物理机械安全、化学安全、生物安全及燃烧性能等方面:

  主要用于调整服装开口部位或部件穿着时的尺寸松紧度,或用于系紧服装本身,绳带不合适或不合理容易给儿童带来危害。

  小附件是指为了童装美观,在款式设计时候加入的钮扣、套环、蝴蝶结、小珠子等,一旦这些部件与服装分离,可能会给儿童带来危害。FZ/T81014-2008《婴幼儿服装》标准规定了婴幼儿服装不允许含有闪光片、颗粒状珠子等。

  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且易溶于水的有机物,纺织品在树脂整理及固色处理过程中都会使用。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按婴幼儿用品(A类)、直接接触皮肤产品(B类)、非直接接触皮肤产品(C类)分类后分别进行了限量:A类≤20mg/kg,B类≤75mg/kg,C类≤300mg/kg。

  pH值是考核面料酸碱度的一项指标,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pH值在4.0〜8.5范围内,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pH值在4.0〜9.0范围内。

  主要是考核染料附着在纤维、织物之上的牢度,尤其是织物经水湿水洗、日晒、汗渍、唾液浸润或物理摩擦后色泽所发生的变化。

  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禁用的可还原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为24种,最高限量值为20mg/kg,严于欧盟禁用染料规定纺织品致癌芳香胺浓度低于30mg/kg的要求。

  从2006年至今,国家质检总局共连续组织了8次全国范围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历次抽查的实物质量合格率分别为:2006年62.2%;2007年79.5%;2008年88.0%;2009年89.5%;2010年87.8%;2011年86.7%;2012年87.0%;2013年90.5%。从抽查结果看,童装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并趋于平稳。但少数产品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不合格问题屡有发生,主要涉及甲醛含量不合格、pH值不合格、色牢度不合格、检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和纤维成分含量不合格。

  ■尽量在正规商场或超市购买有较好信誉的品牌,避免选购“三无”产品。

  ■选购时应注意服装是否附有中文标注的使用说明,使用说明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产品名称、型号、原材料纤维成分及含量、洗涤方法、标准编号、质量等级、合格证明等,尽量不要选购无使用说明或使用说明信息不全的产品。

  ■打开包装后闻闻是否有异味,若有异味,表明可能残留某些超标化学物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查看服装的主要表面部位和缝接部位有无明显织疵,各对称部位是否一致。可以在接缝处用手拉一下,看缝口是否有“滑移”现象,扣子和装饰性的小物件是否缝制坚固等。要注意婴幼儿服装印花部位不能有可掉落粉末和颗粒,绣花或手工缝制装饰物不允许有闪光片、颗粒状珠子、可触及锐利边缘或尖端等物质。另外,婴幼儿服装的领口、帽边不允许使用绳带,衣服上的绳带外露长度不能超过14cm。

  ■新购买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在穿着前,最好用清水进行足够的漂洗,使可能残留的有害物质得到充分释放。日常洗涤时,应单独洗涤、深浅色服装分开洗涤、使用较温和洗涤剂、充分漂洗等,避免儿童及婴幼儿的皮肤受到刺激。

  鞋不仅要美观,还需要健康,这是现代人对鞋类穿着的需求。尤其是童鞋,不仅要版型设计合理、使用材料环保,更要穿着安全舒适。近年来,童鞋产业在不断的创新下,将健康、安全的产品带给孩子,走出他们脚下的精彩。

  目前,儿童消费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购买主动化的趋势,童鞋市场空间逐年高速递增。但是,当前中国童鞋市场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国外品牌占据高端,国内的童鞋品牌绝大多数属中低档。我国的童鞋业在整个制鞋行业中所占比例较小,品牌缺失现象较为严重。据权威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童鞋市场约70%是无品牌竞争,20%是进口品牌童鞋,国内品牌仅为10%,且国内童鞋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较弱。由于品质、款式、核心技术等方面的欠缺,国内童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一直比较低。目前国内童鞋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浙江、广东和福建等地区。

  浙江是中低档童鞋生产基地,生产企业以小型的私营企业为主体,生产集中度比较低。企业主要分布于温州的鹿城、瓯海、永嘉、龙湾、瑞安;台州的温岭;嘉兴的桐乡;丽水的青田、湖州等地。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童鞋生产企业约有100多家,以生产低档的童鞋为主,其具有进入市场早、市场调节比重大、适应能力强的优势,同时也有生产分散、管理粗放、技术落后的劣势。

  广东是中高档童鞋生产基地,以代加工为主,自主品牌极少,生产企业大多以台资和民营企业为主,生产方式基本以出口、转口贸易、贴牌加工为主,主要为世界知名品牌贴牌生产或授权生产、销售,生产企业约有近100家,主要分布在广州、佛山、东莞等地。

  福建主要生产儿童运动休闲鞋,企业主要分布在晋江市、南安市,其中南安市是福建省重要的童鞋生产基地之一。作为我国最大的鞋类产业基地,其儿童旅游运动鞋总产量居全国第一。目前,福建有各类专业生产童鞋的企业100余家,占国内童鞋品牌销售总额的半壁江山,。

  童鞋是采用天然皮革、人造革、合成革、纺织品或其它合成材料为帮面,以橡胶、塑料、PU发泡、PVC等为鞋底,经缝制、胶粘、注塑、硫化等工艺加工成型的鞋类。按照穿着对象的不同,一般童鞋可分为婴幼儿鞋和儿童鞋——婴幼儿鞋是指鞋号不大于170mm,供3周岁以下婴幼儿穿用的鞋;儿童鞋是指鞋号大于250mm,供3周岁至14周岁儿童常用的鞋。

  市场上童鞋品种繁多、款式多样,一般包括皮鞋、皮凉鞋、旅游鞋等。

  皮鞋是指使用天然皮革、人造材料等做帮面,以天然皮革、橡胶、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等橡塑材料制成鞋底,采用胶粘、缝制或模压等工艺将帮底结合而制成的一般穿用皮鞋(靴)类产品。儿童皮鞋是指鞋号不大于250mm,使用胶粘、缝制、模压、硫化、注塑、灌注等工艺,以天然皮革、人造革、合成革、纺织面料或其他材料为帮面制造的,供3周岁至14周岁儿童或3周岁以下婴幼儿一般穿用的皮鞋(靴)。

  皮凉鞋是指以天然皮革、人造革、合成革、纺织品或其它合成材料为帮带(面),以天然皮革、橡胶、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等橡塑材料制成鞋底(包括天然皮革底、仿革底、成型底、微孔底),然后利用各种工艺将帮带(面)与鞋底结合而制成的鞋帮某些部位露空的鞋(靴)类产品。

  旅游鞋是指采用天然皮革面、合成(人造)革面和革(天然皮革或合成人造革)与非革材料混合面制成帮面,以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塑料、橡胶—塑料并用材料制成外底,利用冷粘或缝制等工艺将帮底结合而制成的,用于一般穿用的运动、练习、健身、散步、慢跑、休闲等非专业运动的鞋(靴)类产品。

  主要有标识、耐折性能、耐磨性能、剥离强度、外底硬度等。

  童鞋标识、标签一般包括品名(包括材质、工艺及用途使用对象)、执行标准、鞋号(型)、等级等信息,是消费者选购童鞋的参考依据。

  是成鞋内在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通过模拟人脚连续行走状态而进行的耐折性能测试可以直接反映出鞋子帮面和底材的强度与韧性,以及鞋帮、鞋底和围条等部件之间的结合牢度等整体质量和穿着耐久性等重要性能。耐折不合格,可能导致鞋底断裂,造成穿着人脚部受伤,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使用。

  是检验儿童皮鞋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儿童天性活泼好动,鞋底更容易磨损,如果耐磨性能不合格,则会给儿童的健康和安全带来隐患。

  是鞋类商品的重要质量指标,反映了鞋帮与鞋底(或底墙)的粘着牢度,关系到消费者穿后是否容易开胶。

  是考核童鞋外底软硬度的指标,通过对成鞋外底硬度配方的工艺设计,使外底硬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即软硬适度。

  主要涉及到游离甲醛、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重金属含氯酚、胶制部件N-亚硝基胺等。

  甲醛(HCHO)可以作为纤维素类织物可免烫树脂整理、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后的固色处理、涂料印花浆料等的交联剂使用,也可以提高皮革的染色牢度和防皱性能。在穿着和贮存过程中,由于温度和湿度的作用,部分未交联的甲醛和水解产生的甲醛会释放出来,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对游离甲醛进行严格的控制。GB25036-2010《布面童胶鞋》标准规定:布面婴幼儿胶鞋中可提取的甲醛含量应小于等于75mg/kg,除布面婴幼儿胶鞋以外的布面童胶鞋中可提取的甲醛含量应小于等于150mg/kg;QB/T2880-2007《儿童皮鞋》标准规定:婴幼儿鞋中可提取的甲醛含量应小于等于75mg/kg,儿童皮鞋中可提取的甲醛含量应小于等于150mg/kg。

  绝大多数偶氮染料本身并不具有致癌性,所谓的致癌偶氮染料是指被人体吸收后,在人体正常代谢的生化条件下,可能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致癌性芳香胺的染料。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有害物质的限量。GB25036-2010《布面童胶鞋》标准规定,布面童胶鞋中纺织材料、合成革、人造革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小于等于30mg/kg;QB/T2880-2007《儿童皮鞋》标准规定:纺织品中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小于等于5mg/kg,皮革中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小于等于30mg/kg。

  重金属是部分染料的组成元素,某些纺织品和皮革在用染料处理后,可能残余一些重金属离子,当超过一定的浓度后,就会形成重金属污染,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GB25036-2010《布面童胶鞋》标准对布面童胶鞋中可萃取的重金属规定,铅不大于1.0mg/kg,镉不大于0.1mg/kg,砷不大于1.0mg/kg;QB/T4331-2012《儿童旅游鞋》标准对产品中的重金属总含量也作了规定,铅不大于100mg/kg,镉不大于100mg/kg,砷不大于100mg/kg。

  五氯苯酚一般作为印花浆料和皮革制品的防腐剂和防霉剂使用。我国许多标准都对纺织品和皮革中含氯酚的残留规定进行了严格的限量规定。GB25036-2010《布面童胶鞋》标准规定:布面婴幼儿胶鞋中含氯酚的含量为不应检出(合格限量值为0.5mg/kg)。

  N-亚硝胺类物质通常作为硫化促进剂使用,添加有某些促进剂的橡胶制品在硫化过程中可产生各种类型的亚硝胺,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橡胶制品中的N-亚硝胺可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GB25036-2010《布面童胶鞋》标准规定,布面婴幼儿胶鞋鞋产品中胶制部件N-亚硝基胺的含量为不应检出。

  染色加工处理不当,染料会在某些环境下游离出来,特别是当鞋被水浸湿、行走或运动时,会加剧鞋腔材料上染料游离出来,可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损害。目前,相关童鞋标准对色牢度都有相应规定。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高度重视童鞋产品的质量安全,每年都组织开展童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近年来监督抽查综合结果显示,童鞋产品整体质量合格,部分企业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规定。问题主要有外底耐磨性能不合格、外底硬度不合格、游离甲醛不合格。

  给儿童买鞋不能只为了美观,最重要的是舒适和安全。由于儿童的脚还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尚未定型,如果穿的鞋子不合适则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建议家长在选购童鞋产品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不要为了耐穿而买价格很贵的鞋,最好购买价格比较适中的鞋,由于儿童双脚长得快,最好2至3个月换一双鞋。

  ■宜买较宽松的,忌买瘦小的。因为儿童的肌肉和脚骨十分嫩软,鞋子太小会影响脚部肌肉和韧带的发育;太大又难以掌握重心,会影响孩子活动和行走的正确姿势。童鞋的宽度以能进一个指头为宜。

  ■3岁以下的婴幼儿宜买布质的,忌买皮革的。因为脚部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网络,穿皮鞋会压迫局部神经血管,影响脚趾、脚掌的生长发育,严重的还会造成脚部畸形。布鞋轻便、透气性好,穿着舒适。

  ■对于3〜6岁的幼儿,穿皮鞋对于他们脚部骨骼的正常生长至关重要。处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脚骨尚未完全钙化定型,脚踝稚嫩娇弱,加上幼儿好动,脚的稳定性差,穿皮鞋能有效防止幼儿活动时对脚软骨的横加束缚与牵引,从而避免脚骨永久畸形和多种脚疾。

  ■最好买平底鞋,带跟的鞋会引起中心偏移,易产生屈膝、翘臀、弓腰等不良症状。平底鞋有利于保护正常足弓,不致引起肌肉和韧带劳损。

  ■皮革类、人造革类童鞋产品清洁时应避免浸水、暴晒或高温烘干,以免引起老化、变形、褪色。童鞋产品不可在高温下暴晒,应该在阴凉通风处晾干,避免帮面和外底材料老化、变色。

  ■天然皮革的童鞋产品应经常打油以保证皮革的韧性和光亮度,光面皮革可用皮革保养油,白色革面童鞋产品可采用皮革保养油或涂上无色的鞋油。

  ■童鞋产品应避免与利器接触,也不能长时间与化学品、油污水、雨水等接触,鞋子应经常替换穿。

  童车美妙的童线;童车,是指供婴幼儿童卧、坐、学步、乘骑的车辆和游戏小型玩具车。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童车已经由婴童“奢侈品”演变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需品,而童车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

  我国于2007年6月1日起将童车产品纳入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有关企业必须通过3C认证才能生产和销售。而目前国内涉及童车整车安全及性能的主要标准有13项,其中包括GB14746-2006《儿童自行车安全要求》、GB14747-2006《儿童三轮车安全要求》、GB14748-2006《儿童推车安全要求》、GB14749-2006《婴儿学步车安全要求》等7项国家强制性标准。标准根据各类童车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出了严格的安全要求和使用性能要求,对于提高国内童车产品整体质量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技术和工艺上国内童车已经非常成熟,但设计缺少原创。目前国内童车制造可大致分为3类,一类是有自主品牌的,如“好孩子”、“小天使”、“三乐”、“神马”等;第二类是单纯的“模仿”和“代工”制造,在类型、款式、结构等方面过于同质化;第三类是从初期单纯的“模仿”、“代工”,发展到拥有自主品牌,走上了完善品牌体系、强化品牌意识、塑造品牌内涵的品牌之路,如“维克斯”、“佳佳”、“好来喜”等品牌。

  机械物理性能分为个性关键指标与共性关键指标,个性关键指标是由各类童车的性能确定,共性关键指标是各类童车都存在的项目,主要是一些常见的危险因素,如“边缘”、“尖端”、“小零件、突出物”等。

  儿童三轮车乘骑儿童年龄通常都较小,对于车子稳定的自我把握能力还比较弱,因此保证三轮车在骑行时不会倾翻就十分重要,三轮车的把立管承担着支撑车体前部重量、支持车体转向的功能,它的强度很关键。

  稳定性该条款对于三轮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前倾、后倾、转弯时的稳定性能分别作了要求。

  儿童推车一般都是运载一名或多名儿童,由人力来推行,当停下来时应有装置保证车辆静止,不会随着路面坡度而滑行出现危险。而危险夹隙的存在会使儿童的手、脚被夹在中间,产生夹伤。推车在斜坡上使用时不能发生倾倒、手把及整个车体的结构在各种复杂的使用条件下不能够发生影响安全的损坏。

  制动儿童推车必须安装有制动装置,看护人在推车的时候可以方便地制动,如果手把可以前后换向,则车辆前后位置都必须安装制动装置。

  由于婴儿坐在学步车上走路时有时会处于一个较为兴奋的状态,使得学步车可以达到一个较大的速度,而婴儿基本没有控制速度的能力,这使得婴儿学步车很容易与墙体、桌椅等物体发生强烈的撞击而产生危险,且学步的婴儿会经常性地站起、坐下,对座位产生冲击。

  防撞间距学步车完全是由几个可以任意方向旋转的脚轮支撑着地面,为了保护婴儿的头部不会撞上其他物体以及婴儿的手不被车体与其他物体间的间隙夹伤,学步车的结构上必须满足一定的防撞间距。

  这类车辆基本是由儿童自行操作行驶,因此制动装置是保护儿童免于应制动力不足而产生的危险。由于电动童车涉及到电路性能,因此电路方面的安全也尤其重要。

  制动装置应有一个制动装置,进行制动装置测试时,玩具移动距离不应大于5cm。质量大于等于30kg的乘骑玩具,应有制动锁定装置;电动童车在不倾侧的情况下,放松开关,动力电源应自动断开,使用制动装置时电源应自动切断。

  小零件由于儿童习惯将物品含入嘴中,而且36个月以下儿童将玩具摄入口中的可能性极大,易引起窒息危险,因此适用于36个月以下儿童使用的童车不能含有小零件。

  童车强度儿童在乘坐、玩耍童车时,难免会发生一些强度较大的碰撞,这些碰撞极有可能导致车体发生损坏,导致儿童发生危险。各类童车的标准都针对其各自的特点,对不同结构的强度有详细的要求,以保证童车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碰撞时车体不会产生导致危险发生的损坏。

  童车所用材料不能用赛璐珞(一种热可塑性树脂,以硝化纤维和樟脑等原料合成)制成,且不能用易燃材料制成(纸制玩具除外),所使用的纺织物不应产生表面闪烁效应。

  童车上所使用的材料中可迁移元素规定了8种重金属元素,即锑、砷、钡、镉、铬、铅、汞、硒,这些元素含量不得高于相关标准中规定的最大限量要求。

  主要涉及电玩具的电路性能,经过一系列测试,电路温升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电路短路不应引起电热烫伤、电击。

  由于童车产品是供婴幼儿童使用的,因此在使用说明上,更需要详细完整地提供如何正确、安全使用产品的信息,以指导家长安全使用产品。

  童车的安全性是家长越来越关心的问题,为了保证童车的质量,从2008年至今年,国家质检总局连续6年组织开展了童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抽查结果表明,童车产品整体质量不断提升,但仍有少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儿童自行车的闸把尺寸不合格、儿童自行车链罩不合格、儿童自行平衡轮尺寸不合格、儿童推车制动装置试验项目、儿童推车危险夹缝不合格、婴儿学步车防撞间距不合格、婴儿学步车折叠锁定装置不合格、电动童车制动装置不合格、各类童车的强度试验不合格、儿童推车动态耐久性试验不合格、婴儿学步车动态强度不合格等。

  电动童车电动童车是目前市场上外形多样化的一类童车,在选购时应试一试电动童车的驱动轮是否带有刹车装置,在电源开关松开时电机应能自动刹车,简单的方法可以在不接通电源的情况下用手转动驱动轮,若能感觉到明显的阻滞感,说明电机采用了刹车装置。同时电动童车的最大速度应不超过8公里/小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加工产业区、制造国和出口国,全球近70%的玩具是在我国境内加工与制造。我国现有玩具产业链企业8000余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等地。其中,持有3C证书的玩具生产企业约1300多家,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上海等5省1市。

  广东作为中国生产玩具大省之一,现有玩具企业约3700多家。以生产塑胶电玩具、塑胶静态玩具为主,品种多达10万多种。企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的深圳、东莞、珠海、中山、南海、广州及潮汕平原的汕头澄海,已形成配套产业链,所需零配件、原辅材料可就地采购。

  按照标准的规定,玩具是设计或预定供14岁以下儿童玩耍的产品,一般分为八大类。为加强对玩具质量的把关,保障儿童人身安全,自2007年6月1日起,我国开始对电玩具、塑胶玩具、娃娃玩具、金属玩具、弹射玩具及声光电动毛绒玩具实施CCC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小零件预定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及其可拆卸的部件或经可预见的合理滥用测试后脱落的部件,不应完全容入小零件试验器。预定供3〜6岁儿童使用的玩具及其可拆卸的部件如能容入小零件试验器,应设警示说明。

  边缘供8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不应有可触及的危险性金属或玻璃锐利边缘;可触及的金属边缘(包括孔和槽)不应含有锐利的毛刺和斜薄边,若有锐利的毛刺和斜薄边应将其做成折边、卷边或曲边,或做永久保护件或涂层予以保护;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不应有可触及的功能性危险锐利边缘;3〜6岁儿童使用的玩具如果存在功能性锐利边缘,则应设警示说明;对于供8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模塑玩具,其可触及边缘、边角或分模线不应有锐利的毛刺和溢边,若有锐利的毛刺和溢边应加以保护。

  绳索供18个月及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其绳索或弹性绳子厚度应大于1.5mm,其安全长度应小于220mm,包括弹性绳子在25N±2N拉力情况下,绳子长度应小于220mm。此外,绳索与其他玩具上附件可能形成活套时,活套周长应小于360mm。

  玩具所用材料不能用赛璐珞(一种热可塑性树脂,以硝化纤维和樟脑等原料合成)制成,且不能用易燃材料制成(纸制玩具除外)。

  玩具材料和玩具部件中可迁移元素主要是8个重金属元素,即锑、砷、钡、镉、铬、铅、汞、硒,这些元素含量不应高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最大限量要求。

  主要是指毛绒玩具中的填充物材料均应清洁干净、无污染,即应为经过消毒卫生或全新的填充物。

  主要涉及电玩具的电路性能,经过一系列测试,电路温升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电路短路不应引起电热烫伤、电击。

  自2002年起,国家质检总局连续组织开展了玩具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工作,抽查产品覆盖毛绒玩具、塑胶玩具、电玩具、娃娃玩具、金属玩具、弹射玩具、竹木制玩具等产品。综合抽查结果显示,儿童玩具产品总体合格率逐年上升,部分玩具产品仍存在质量问题。主要为:

  ■看标牌在玩具包装上寻找警示信息或其他安全信息,如年龄警示标志、特定危险的警示标志、制造商或销售商的名称及地址、主要材质或成分、执行标准号、适用年龄范围等,对于电玩具、弹射玩具、金属玩具、娃娃玩具、塑胶玩具等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玩具,还应查看包装上是否有强制性认证的标识。

  纸尿裤(片、垫)为一次性使用产品,与传统尿布、尿垫相比,具有携带方便、不必清洗、更换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婴幼儿的日常护理。

  与婴儿纸尿裤(片、垫)相比,成人纸尿裤(片、垫)的市场需求还局限于经济型、具有基本功能的产品。成人纸尿裤(片、垫)生产商约300家,主要分布在浙江、山东、福建、江苏、上海等地,品牌包括“珍奇”、“可靠”、“白十字/汇泉”、“帮大人/日康”、“千芝雅/千年舟”、“安尔康”、“含羞草”、“倍舒特”、“包大人”等。

  纸尿裤(片、垫)主要由绒毛浆、高分子吸水树脂(SAP)、非织造布等材料制造而成,按结构可分为面层、吸收芯层、背层3个主要部分。

  吸收芯层一般由绒毛浆和高分子吸水树脂(SAP)制成,具有非常强的吸液性和锁液性,是纸尿裤(片、垫)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其功能和实用性。目前,市场上很多纸尿裤在面层和吸收芯层之间添加了导流层,这是一种特殊的非织造布材料,可有效地使液体均匀扩散,同时使液体均匀地被SAP吸收,大大改善了纸尿裤吸收液体的性能,使纸尿裤的面层更干爽舒适。

  纸尿裤(片、垫)按使用人群不同分为婴儿纸尿裤(片、垫)和成人纸尿裤(片、垫)。婴儿纸尿裤(片)产品型号一般按婴儿体重分新生儿用纸尿裤(NB,一般适用于体重小于5kg)、小号(S,一般适用于体重3〜8kg)、中号(M,一般适用于体重6〜11kg)、大号(L,一般适用于体重10〜14kg)、特大号(XL,一般适用于体重12〜16kg)和超特大号纸尿裤(XXL,一般适用于体重16kg以上);成人纸尿裤(片)按腰围、臀围尺寸不同分小号(S)、中号(M)、大号(L)、特大号(XL)4种。

  由于纸尿裤、纸尿片、纸尿垫的使用人群是主要是婴幼儿,这类人群身体抵抗力较弱,因此要求产品清洁、卫生。纸尿裤(片、垫)标准规定,纸尿裤(片、垫)的卫生指标应符合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规定,细菌菌落总数≤200cfu/g(cfu/g表示每克受检样品中所含的菌落个数)、线cfu/g、大肠菌群和致病性化脓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均不得检出。

  是产品对尿液的吸收速度和吸收能力,标准中规定婴儿纸尿裤(片)滑渗量合格范围为≤20ml,滑渗量大的产品对尿液的渗透性较差,不能快速、有效地使尿液渗透到吸收层,造成尿液可能沿纸尿裤(片)的边缘流出,从而使局部皮肤受到尿液浸泡,造成使用者不适,进而引起使用者部分皮肤受损,危害使用者身体健。

  是产品吸收尿液后的保持性能,回渗量小,证明产品锁住尿液的性能好,可以提供干爽的感觉,减少尿布疹的发生。回渗量大,纸尿裤吸收的尿液会返渗至产品表面,造成使用者皮肤与尿液的长时间接触,从而容易引起使用者皮肤感染。标准中规定婴儿纸尿裤回渗量的合格范围为≤10.0g,婴儿纸尿片回渗量的合格范围为≤15.0g。

  婴幼儿的皮肤调节能力较差,如果长期使用纸尿裤,皮肤没有足够的恢复期,易造成皮肤损伤,产品的pH值不应对皮肤产生刺激,标准中规定pH为4.0〜8.5。

  自2003年以来,国家质检总局共组织了5次婴儿纸尿裤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抽查结果显示,婴儿纸尿裤产品整体质量较高并持续稳定,但也有个别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主要问题是:卫生指标不合格、渗透性能不合格、pH不合格等。

  ■选择合适的尺寸目前市场上婴儿纸尿裤(片)产品型号一般按婴儿体重进行分类,应根据婴儿的体重选择,同时随时关注着孩子使用纸尿裤的情况,如果发现孩子腰部或者腿部有纸尿裤松紧带的压痕印记,证明该型号的纸尿裤偏小,应该及时更换更大型号的纸尿裤。但也要注意不能太大,太大的纸尿裤会使尿液侧漏,起不到纸尿裤的防护作用。

TOP
Copyright © 2018-2023 欧宝电竞app·(中国)手机版下载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冀ICP备2021006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