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样穿的好处是:即使家长不太懂穿搭,也不至于把孩子打扮得太花里胡哨。
由于女童的服饰往往以粉色、紫色为主色调,家长们也擅长用不同色调的鲜艳单品混搭,打造出略显混乱的整体造型。
要么是跟十年前相差无几的“老气”童装,颜色过于刺眼或过于沉闷、色彩搭配也不够协调。
有的主打“挖洞风”,上衣、裙子在腰间、胸口、后背开洞,下装是超短裙+短裤。
夏季新品里出现了针织衫、紧身毛衣露脐装,冬季新品里有短袖毛衣,就是要和夏季凉爽、冬季保暖的理念反着来。
想找到一套好看、实穿、符合孩子年龄特征且不是粉色紫色的女童服装,真的好难。
很多女孩从小欧宝电竞注册就被家长穿上粉色的衣服、打扮成小公主的样子,似乎女孩天然就该如此。
从前,在人们制作颜料的技术还不发达时,颜色只以稀有程度来论尊卑,没有特定的性别专属色。
直到一战期间,颜色开始被用作社会性别的标记。20世纪40年代,粉红色第一次被确定为女性的标志。
想要商品卖得更好,就要让它们更有指向性,将市场细分,人群分为男性女性,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于是商家们开始建立颜色规则,将粉色作为女童服装的代表色,蓝色作为男童的。
因此,它被用来代表儿童和女性这类被视为“无攻击性”的群体,家长也乐于让自己的孩子被赋予温柔、美丽的性别印象。
在社会的普遍印象中,公主代表着优雅、高贵和温柔。家长也希望女儿能有像公主一样的美好品质和生活方式。
家长希望女儿能有这些特质,也希望她们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尊重和关爱。
小孩子从小在“公主环绕”的环境中长大,也会潜意识的将自身代入成“小公主”,希望能像她们一样美丽、善良、优雅、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过度强调公主形象,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她们的心理健康。
长期给孩子穿某种颜色的衣服,会导致孩子生活在视觉疲劳的环境之中,影响儿童审美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过于鲜艳的色彩,易产生巨大的色彩冲击力,导致儿童焦躁不安、注意力分散、产生厌烦情绪。
如今,中国的童装市场需求其实不少,但童装却做不好,不是成人化的童装就是丑童装,这是为什么?
现在家庭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吃、穿都相当重视,也很舍得花钱。
直到改革开放,蓝色、白色、红色、黄色等更符合儿童天性的鲜艳颜色衣服开始出现。服装款式也开始区别于成年人,采用多样化的颜色和面料。
可行业发展至今,依然缺乏有影响力的大品牌,高中低端市场均存在款式和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
儿童服装尺寸变化频繁,相龄儿童身材差异大,服装种类复杂……这使得童装产业链很难制定固定且全面的行业标准。
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商们为了吸引消费者,还会将成人服装的设计元素融入到童装中,导致童装的设计风格偏向成人化。
可并非所有女孩,都需要成为娇弱、柔美的公主,也并非所有男孩,都必须阳刚、有所谓的王子气概。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多元审美,让孩子自行探索世界,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子。
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艺术展览、观看艺术表演,让他们接触到各种不同风格和形式的艺术作品,得到涵养和熏陶。
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参与艺术活动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也可以引导孩子注意周围的美,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比如在进行日常穿搭时,让孩子自己穿搭衣服,或者家长搭配完衣服让孩子给出建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